董文静博士,目前就职于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于 2024年3月在日本酪农学园大学获兽医学博士,分别在2020年6月和2017年6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农学硕士学位和农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毒理学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发表论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参加学会7次。获得发明专利1项,参与项目4项。
自从踏入科研的大门,她的人生便注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探索的冲动。这段科研和心路历程,也是她奋斗、成长和探索的征程,塑造了她如今的学术观念和人生态度。
她的科研之路。她的科研心路历程似乎是一个充满意外的旅程。一开始对科研并不了解,但偶然的一次经历让她进入了研究生的实验室。这个意外成为了她科研之路的起点。看到实验室里的师兄师姐们在进行实验,她内心产生了强烈的羡慕和向往,渴望有一天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渴望之时,她有幸运遇到了董武老师,他的邀请让她有机会去内蒙古毒物监控及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参观,进一步打开了科研世界的大门。老师给的第一个任务是记录青鳉鱼卵的发育过程。一开始,她觉得特别的困惑,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这期间鼓足勇气去问问题,学会了用显微镜拍摄录像,这让任务变得更加容易。由于实验室刚刚搬迁到新的实验大楼,一切都是新的,与师兄师姐们一起收拾整理实验仪器和物品,一边做研究,这个过程喜悦的满足和感恩。
课题带她走向国际科研。通过不断的学习,导师给她一个独立研究的课题:“研究不同炮制的狼毒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虽然课业很忙,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也因此她有机会参加了全美毒理学会。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她当时还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虽然在会议上要用英文交流有些困难,但她意识到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像他们一样,有一天能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为大家展示她的研究成果! 然而,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实验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她曾感到迷茫和沮丧。每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或者遇到技术难题无法解决时,她都会陷入苦闷和深思。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她对科学研究的渴望和更深层次理解。
挫折带来苦闷,也同时带来科研的信心。尤其是读研期间,培养细胞总是出现问题,这给她的实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不是细胞的生长状态不佳,就是出现了细菌污染,每一次失败都让她感到沮丧和挫折。这也让她对每天都有一些期待,每天早上都会早早的来实验室,迫不及待的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正是这些挑战促使她不断反思和改进实验操作。在尝试了多种方案后,终于找到了适合她的细胞培养条件,取得了成功。这次突破不仅让她对自己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信心,也为她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逐渐地,她开始将挫折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每一次实验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让她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研究的本质。她学会了要大量的阅读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困难,不断调整实验设计和操作步骤,以期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随时和导师交流。有时困扰她们几周或者几个月的问题,但与老师不断交流,有茅塞顿开的通畅感。
文章的千锤百炼,也是上升的阶梯。几年的积累,导师让她整理实验结果写一篇英文文章。虽然她兴致勃勃的写了原稿,但文章被老师做了上百个标注,修改后还仍然有很多问题,10几次的修改让她感到写文章好难呀!但是当文章被接受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也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在硕士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每一次的实验探索、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都让她对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充满了信心和兴奋。因此,在硕士毕业后,她并没有止步于此,这种热情让她继续选择攻读博士学位,掌握更前沿的科学技术,同时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获取博士学位=持之以恒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梯。为体验更多不同的文化和学术环境,她去日本攻读博士学位。虽然在个陌生的国家生活和学习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她相信这也是她成长和锻炼自己的宝贵机会。博士期间她的导师Dr. Teraoka hiroki除了给她研究上的帮助,也言传身教了严谨的科研态度。经过三年半的学习,超前获得了博士学位。这个期间经历很多的孤单和困惑,但是她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科研的热情,在日本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博士生活。
攻读博士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追求,更是一种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投资。在这过程中,她逐渐成长为一个更加坚韧和有耐心的科研者。她意识到科学研究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断的探索精神。每一次突破和进步都源自于对科学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这使她更加坚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
给师弟师妹的鼓励。在求学这条道路上,她始终都是幸运的。一路走来,有良师指点,有家人和朋友陪伴。在这个求索过程中她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探索,和如何合作,这些都是她在科研中成长的见证。她也开始领悟到科学研究不仅仅是追求结果,更重要的是追求思维的深度和创新的可能性。虽然科研之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塑造了她的学术观和人生态度,使她成为一个更加坚韧和更加自信的人。科研之路永无止境,我们需要不断求索。
个人风采
个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