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动物科技学院举行“AI+BI”驱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近期,“AI+BI”驱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顺利举办。此论坛由动物科技学院、科学技术处以及研究生院联合主办,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学者创新联盟、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筹)和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学院承办。来自浙江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师生总计50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论坛围绕“AI+BI 驱动畜牧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群体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流程培训、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在畜牧学中的应用研讨会以及肉牛产业实训基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

7月3-5日,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吴江鸿教授特邀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陈铭教授团队一行7人莅临我校,举办了生物信息学基础与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培训班。讲师团队就Linux系统基础、R语言基础、R数据可视化、基因组数据分析及群体遗传学理论、基因组变异检测与注释、基因组数据可视化、群体结构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群体进化与选择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培训期间,我校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的陈宇杰、胡斯乐以及我院的吴江鸿和勿都巴拉老师与陈铭教授深入交流了如何借助浙江大学生物信息学的优势,协同培养我校学生。陈铭教授表示,基于“101计划”生物信息学虚拟教研室共享平台的推广辐射作用,通过慕课西行计划,可为我校师生提供国家级的优质教学资源。培训过程中,我校师生与讲师团积极互动,反响热烈,此次培训为我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7月4日晚上的研讨会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教研室主任、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学者创新联盟理事长丽春主持。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杜立银向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在肉牛相关研究方面的成果及发展情况。吴江鸿教授围绕肉牛产业与肉牛基因组,以及下一步嵌入大语言模型的肉牛基因组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剖析了现存的需求与挑战。在讨论环节,来自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生积极发言,深入探讨了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在畜牧业(主要聚焦于肉牛和羊产业)中的应用前景。最后,陈铭教授在生命科学大数据领域分享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结合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为我校乃至自治区畜牧业的持续优化和提升提供实际指导和支持。

肉牛和羊产业作为现代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结合地方特色产业,顺势而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标“五大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工作做细做实,为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群体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流程培训班



肉牛产业实训基地考察



生物信息学与人工智能在畜牧学中的应用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