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暑期“三下乡”|动物科技学院“和合共生”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优良传统,7月16日-18日,动物科技学院“和合共生”民族团结实践团于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打开历史长廊、聆听岁月变迁

716,动物科技学院“和合共生”民族团结实践团首先前往乌兰察布市集宁战役纪念馆和乌兰察布党史馆进行参观。馆内,成员们跟随特定路线见到了战役各个阶段的珍贵影像、书籍、刊物、宣传画、电报机、手榴弹、迫击炮、烈士遗物、战士们英勇表现的雕塑等。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战时用具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与强国富民的决心。而陈列于纪念馆旁的诸多目前所能看到的先进民用飞机、战斗机、坦克、东风导弹等模型也形象的展示当前祖国军事力量的强盛。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合影


二、秉承公益精神、传递爱的力量

16日下午,实践团成员赴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桥街社区体育场参与由中共集宁区委宣传部主办,集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集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集宁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桥西街道党工委、桥西街道办事处、集宁区乌兰牧骑、桥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桥西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同承办的“集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集市暨桥西街道第四届邻里节”活动。活动中,团队成员同红袖公益协会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引导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协助各个展位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开展相关活动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等。例如在“指尖串起民族情”展位,团队成员拿出“蒙古包”“蒙靴”“温都鲁”“皮囊酒壶”等形状的特色缝制挂饰,吸引社区里的小朋友前往认识和了解蒙古族文化;在“消防安全‘回民社区’”展位,团队成员穿上事先准备好的消防员玩偶服吸引社区居民前往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应急逃生相关注意事项等;在“法律知识盲盒”展位,我们协助开展活动现场秩序维持、盲盒答题判定、礼品发放以及活动物品的管理等。大家也纷纷表示在这次与社区居民一同领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思政课,理解了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合影


三、推广使用普通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7月18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马桥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宣讲活动。宣讲活动中,团队成员与红袖协会负责人从什么是普通话、常见字的正确发音、为何要推广普通话、如何讲好普通话以及游戏环节“普通话大闯关”五个板块一同为现场小朋友讲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通过此次宣讲,团队成员以切实行动讲述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有力增强自身沟通协调能力及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让大家深切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民众共同投身民族团结事业的热忱,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对于“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的理解,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也为营造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社会氛围贡献出新时代青年的坚实力量。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照片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