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确保食品安全的要点
1.保持清洁,勤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和设备;厨余和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并消毒;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开:生熟食物要分开,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
3.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汤、煲等食物要煮开以确保达到70℃;肉类和禽类的汁水要变清,而不能是淡红色的;熟食再次食用,加热要彻底。
食品安全小常识:
学生应该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一)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传染。
(三)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反复浸泡、洗干净后再吃,以防食物不洁影响人体健康安全。
(四)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五)尽量少吃或不吃剩菜剩饭,如果吃剩菜剩饭,要先通过看和闻判定颜色、味道等感观性状是否异常,异常意味着已经变质,不可食用,无异常的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六)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七)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多吃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如制作不当的还会产生有毒物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今年的3·15已经到来,对于这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们越来越重视,毕竟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d Consumer Rights Day)是每年的3月15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中消协发布2024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为“激发消费活力”。“3·15消费者权益日”的宗旨就是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处理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 3·15晚会每年都会曝光大量消费者关注的质量问题,深度揭露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促使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促进企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善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3·15晚会对于提高国人的生活水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